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崛起宜昌
献真言 谋良策 聚合力 促发展——宜昌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三峡日报
2023年01月05日 12:00
2023年01月05日 12:00 来源:三峡日报
分享到:

  1月4日下午,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4名政协委员先后走上发言席,围绕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分别提出了建议。本报摘要刊登。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宜昌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建议:积极争取算力枢纽节点落地。争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湖北节点尽早落户宜昌,加快推动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引导省内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逐步向宜昌聚集的政策性文件,争取三峡电站超发电量留存湖北部分向宜昌倾斜,完善三线机房建设,加快建设宜昌至武汉的网络直联链路,争取武汉与宜昌共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积极强化市场主体培育。重点培育一批发展势头好的大数据企业,鼓励县市区“多主体”参与。加快三峡坝区大数据中心集群、伍家大数据产业园二期、点军江南科创园和中电产业园一期等园区建设进度。招引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园区。

  积极推进数字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长江大保护数字监管平台、智慧交通等多个场景。加速“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

  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建议:尽快启动宜昌段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尽快确定规划编制团队,高标准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规划》。

  全面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较早,要尽快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加快重点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对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求,进一步谋划一批标志性项目。确保屈原文化公园、长江水利博物馆纳入国家规划,纳入国家2023年度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重点项目库。已经开工的屈原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要按照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

  加强地方文化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屈原文化研究院、市文联、市社科联、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作用,深入开展长江文化研究、艺术创作和交流传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生态优先,向净水渔业要产业要发展

  民革宜昌市委员会

  建议:夯实一个好平台。建立市直有关部门、城发集团、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大水面生态渔业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组建以各责任主体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和市级大水面生态渔业运营管理平台或者集团公司,将全市范围内宜渔大水面经营权统一整合管理。

  压实一个好链条。构建从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环环相扣、运行流畅的网络体系,打造创意渔业、渔港经济、美丽渔村、主题公园、渔业文旅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抓实一个好试点。先期以隔河岩水库、高坝洲水库、陶家湖、巩河水库和宜昌市直管的黄柏河流域水库群进行试点,逐步在全市推开。还可积极谋划三峡水库宜渔区域开展生态渔业。

  做实一个好品牌。积极与湖北农发集团所属湖北水产集团等龙头企业全面开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合作,组建股份公司合作经营。

  推动体旅融合 彰显宜昌魅力

  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民盟宜昌市委员会

  建议:突出特色优势科学规划,差异化联动发展。城区大力发展赛事旅游;山区县发展滑雪、登山、漂流等运动项目;“两江四河”沿岸开发亲水运动;五峰、长阳等土家族自治地区联动打造土家特色项目;清江公开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马拉松可形成铁人三项,打造专业赛事联动。

  多业态发展体育消费,创新服务功能。加速体育和休闲度假、康养、教育研学的深度融合。依托现有竞技体育赛事,推动建成专业比赛训练基地。择优设置大众体育项目。

  将时尚体育和特色运动相融合,打造精品品牌。充分发挥大型赛事引流作用,在比赛中打好宜昌旅游牌。打造具有话题性的线上赛段和精品线路。

  全民健身和专业化社会组织并举,培养体育旅游用户黏度。结合城市建设规划,不断丰富潮玩区域,打造年轻人的运动集散地,努力带动并扩大体育消费。

  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助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增长

  民建宜昌市委员会

  建议: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尽快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加强对中小企业原始创新、研发成果等方面的支持。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引领。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加强中小企业人才对接,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员管理服务。设立专项资金,实现培训服务全覆盖。

  坚持创新思维,突出亮点。引导龙头企业、高等院校所向“专精特新”企业开放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资源,高水平建设创新发展研究院。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

  坚持质量品牌提升战略。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支持“小巨人”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争创中国质量奖、长江质量奖等奖项。

  做好农资商业储备工作刻不容缓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建议:科学制定管理办法。尽早制定出台宜昌市级农资储备管理办法。农资储备以化肥为主,兼顾种子、农药等农资。以市供销社为主体开展农资储备、轮换等工作。

  合理确定储备时间。根据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参照近些年旱涝灾害情况,储备时间宜集中在当年10月至次年3月,储备期6个月,主要保障春耕生产、灾后重建。精准测算储备规模。农业农村、供销、市场监督等部门(单位)共同测算好我市农资储备规模。以化肥为例,可暂确定每年市级化肥储备2万吨左右,主要品种为尿素、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等。市级化肥储备数量可根据试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落实补贴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从一般公共地方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贴承储企业储备经营产生的贷款利息、仓储费、运杂费、商品损耗及保管等费用。

  为青年人筑城 打造青年人心旷神怡的发展环境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民进宜昌市委员会

  建议:倾力打造青年人心旷神怡的发展环境。坚持把“为青年人筑城”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始终;在机关、企业、社区广泛建立“青年之家”。持续擦亮“三峡国际人才节”闪亮名片,深入推进“1+4”人才政策、“1+2”科创政策等落地见效,实施青年双创赋能行动,营造引青、育青、留青、聚青、用青的良好氛围。

  全力构建青年人托付终身的保障体系。持续做优教育医疗、住房安居、交通出行、婚恋养老等政策体系,全力解决青年发展的后顾之忧。满足青年追求精致趣味生活的需求,常态化开展草地音乐节、剧本杀、围炉煮茶、电子竞技等新潮化活动赛事,营造宜昌青年积极向上、活力开放的良好氛围。用好各级媒体资源,常态化推介青年在宜昌高质量发展建设中的生动实践,提升“草根青年”的“出镜率”,唱响“奋斗”主旋律,传播宜昌好声音。

  加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整体水平

  政协兴山县委员会副主席 王新艳

  建议: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创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先行区,关键在于加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整体水平。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主管部门加强与组织部、发改、财政、税务、银保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科学制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激励措施与管理办法,推动服务资源整合。组织有劳动能力、有专业特长的大户能人成立农业生产服务队或农业服务公司。支持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过程托管等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节本增效、提质增收。

  加强行业管理,大力培育“约定有合同、服务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的“六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服务主体各自的优势和功能,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规模化、专业化服务。

  精细化诊疗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

  农工党宜昌市委员会

  建议:加强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医务室与居委会密切配合,深入社区、家庭,做实家庭健康调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对存在健康问题的对象主动进行跟踪随访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切实履约家庭医生服务,探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推动“便民利民”向“暖民惠民”提升,精细化诊疗、用药、管理。做到“遇问有人答,事事有人管”,将细心、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诊疗全过程。重点针对多病共存患者,探索开设药学联合门诊,给予持续性、整体性的服务。

  以社区人口结构特点、健康数据为依据,全面掌握居民的健康需求,明确服务重点,打造特色诊室。从传统服务向智慧服务转变,与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等平台业务融合,加强工作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对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

  以高水平职业教育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建议:加快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加快推进宜昌科教城规划建设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建设,支持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双高”校,在科教城建设新校区。大力争取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扩规挖潜。

  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机制。同步规划产业与职业教育发展。出台深化产教融合激励政策。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

  抢抓提质培优发展机遇。支持中、高职院校重点加强以高水平实训基地等为重点的基础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中、高职一体化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建立类型定位导向的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

  优化职教发展环境。出台深化产教融合激励政策,对职业院校增设急需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给予开办奖补;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将中专、技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市本级人才管理奖励范围。

  加快宜昌科教城高质量发展

  助力国家级区域科创中心建设

  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

  建议:重视优势产业和龙头引领,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产业基地。加强全市产业园区同类归集,依托全市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全力争取国家第九个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枢纽节点落户宜昌。

  重视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打造高端教育与职业教育集群。加快建设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搭建知识共享平台,提供学术交流和人才服务。开办一批为本地企业精准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校,打造研产学用融合体系。

  重视创新成果转化和孵化加速,打造区域成果转化核心。提前布局建设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单位、创新型企业、金融机构入驻,力争建成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创新和落实的聚集区和辐射区。

  重视项目带动和投资力度,推动宜昌科教城规划建设落地生根。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充分依托和挖掘创新资源,发挥主城区优势,谋划落实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

  加强屈原文化根脉挖掘保护与转化运用 推动“一标三地”建设走深走实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政协秭归县委员会

  建议:抢救性挖掘梳理与屈原相关的文化资源。围绕屈原在宜昌的生活轨迹,开展寻访和梳理,收集整理、挖掘背后故事,提炼蕴含精神,研究其在城市建设、文化创意、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转化运用。

  系统化建立属于宜昌的屈原资源信息库。围绕屈原作品中记载的花草植物,寻找实物并建立图文库。研究其在美食及中医药产业中的运用,建设集研究、思政、科普、旅游、美食于一体的屈原香草植物园。组建专班,理清屈氏后裔源流脉络谱系,组织其到宜昌参与建设和发展。

  活态化开发屈原主题品牌文化地标。加强屈原出生地乐平里的开发与建设,加大对“三闾骚坛”历代诗人及其所创作作品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重点对秭归向氏家族诗人群进行挖掘与推介,让静态的遗产活起来,推动宜昌屈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共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宜昌市工商业联合会

  建议: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聘请一流战略咨询或智库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改造、智慧化升级。立足宜昌发展林业碳汇的优势条件,加大林业碳汇的宣传与政策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相关试点,向低碳产业转型。

  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加大企业创新项目支持力度,集中力量支持高成长阶段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实施。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上下游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辅料配套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鼓励民营企业协同发展。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围绕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项目打造流域综合治理的“三峡军团”。发挥三峡集团在清洁能源产业的领军优势,带动宜昌民营企业在新能源开发建设、环保设备与服务等行业协同发展,形成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集群。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助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

  政协西陵区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岳新梅

  建议:聚焦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加强政治引领。结合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将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贯彻领悟,切实增强助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聚焦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做好资政建言。利用履职平台和活动载体,紧扣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绿色转型、城市空间拓展等方面,广泛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

  聚焦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广泛凝聚共识。紧扣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效运用政协组织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界别群众深刻领会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在履行职能中凝聚力量。

  聚焦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推进一线协商。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部署,深刻领会省政协关于“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和市政协“协商在一线·委员就在身边”工作的新要求,着力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晶晶 何冠英 郑延 何婧 整理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