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崛起宜昌
加快推动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成势见效
三峡日报
2023年01月05日 11:54
2023年01月05日 11:54 来源:三峡日报
分享到:

  1月4日,市长马泽江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工作。报告主要由2022年工作回顾、2023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全力打造人民更加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采用“亮点+重点”形式,用“五个进”概括了2022年经济运行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用“六个面对、六项举措”概括了应对非常之难的非常之举。第二部分提出2023年工作思路、主要预期目标,用“十个坚定不移、十个着力”对重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第三部分强调要牢记“三个务必”,始终保持“赶考”状态,提升“考好”本领,努力向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充满艰辛而又富有成效的一年。

  全市上下乘着党的二十大浩荡东风,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稳中求进、向难求成,加快强产兴城、推动能级跨越,高质量发展再续精彩,开启了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新篇章。

  【亮点】

  经济运行承压前进。延续高于全国、好于全省、排位靠前的向好态势。

  项目投资量质并进。新签约、新开工、新入库50亿以上项目50个、29个、15个,其中百亿级项目分别21个、17个、9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20个,均创历史新高。

  城市品质加速精进。中心城区实施优功能项目超过前五年总和。半年多时间清违400万平方米,实现动态清零。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8.6%。率先在全省实现中小学“清凉教室”全覆盖,新增学位17550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86个。燃气安全设施惠及70.5万户居民。

  示范试点高效推进。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一线五化”基层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改革等经验全国推广。

  【重点】

  面对超出预期的多重冲击,精准施策、靶向用力,成功稳住了经济大盘。

  出台“纾困帮扶40条”等系列政策。

  增值税留抵退税51亿元,减免退缓税23.7亿元。

  新投放贷款470亿元,存贷款双双突破5000亿元。

  净增市场主体7万户、规上工业企业14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限上商贸企业320家。

  与三峡集团合作全面深化,开工项目23个,完成投资70.1亿元。

  面对转型升级的现实压力,抢抓风口、转换赛道,全面加速了产业裂变。

  预计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产值分别达到1500亿元、1100亿元、700亿元、880亿元,分别增长29.8%、20%、36%、14%。

  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宁德时代邦普、欣旺达东风、楚能新能源、山东海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邦普循环一期、天赐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加快实现闭环。

  长阳清江、远安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中清智慧光伏一期建成投产。

  新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5个,累计数量全省第一。

  实施工业技改提能项目1250个,完成投资760亿元。

  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4家、单项冠军2家。

  跃居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第36位。

  三峡大瀑布跻身国家5A级景区。

  新引进金融机构4家,新增地方金融组织3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45位。

  面对能级跨越的艰巨任务,主城引领、全域竞进,有力推进了城乡融合。

  东部未来城、高铁新城、“两岛一湾区”、五大公建等一批基础性先导性项目加快实施。

  云集路综合改造、江城大道等工程全面竣工。

  建成卷桥河湿地、灯塔广场等一批网红打卡点。

  新增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里程505公里,居全国市州前列。

  郑渝高铁兴山段、江北翻坝高速等项目建成通车,沿江高铁宜荆段、当枝松高速、襄宜高速宜昌段开工,三峡机场T2航站楼启用。

  “宜荆荆”都市圈开工项目85个,完成投资超过450亿元。

  面对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刀刃向内、革故鼎新,有效增强了内生动力。

  46项改革事项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名单。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

  城市大脑建设领跑全省,21个应用场景投入使用。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预计进出口总额突破400亿元、增长24%。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6%。

  面对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坚守初心、倾情倾力,用心办成了一批实事。

  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

  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13所、幼儿园18所、托育机构51个。

  湖北航空学院入列全国高校设置规划。

  防控工作从“防感染”到“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过渡。

  发布城市形象口号、城市品牌标识及宜昌文旅IP形象。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纵深推进。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超过80%。

  老旧小区改造“当阳模式”、共同缔造“枝江模式”全省推广。

  面对自身建设的更高要求,严字当头、廉字打底,切实锤炼了能力作风。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清廉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2023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强产兴城创典范的攻坚之年。

  【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动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成势见效,为湖北建设“先行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宜昌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额增长12%,建筑业产值增长10%,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落实省级战略,着力厚植发展胜势

  在流域治理上见实效。全面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锚固“两脉青山、两江四水”生态格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在先行先试上立标杆。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持续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争当“四个典范”。建设三峡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全力推动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积极推进“万物统一码、万数聚一网、万用享一台”。

  在与三峡集团合作上促共赢。加快推进东岳庙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合力争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落户。

  在都市圈发展上当引擎。实施宜荆荆都市圈三年行动。实施重点项目128个,完成投资550亿元。共建国家级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当枝松宜”百强县域聚集区。

  (二)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升级增长引擎

  开展项目建设达效年行动。确保产业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开工,开工后4个月内入库纳统、2年内竣工投产,竣工投产1年内进规、进限、进高。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600个,其中产业项目500个。

  开展招商引资提质年行动。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15个,其中外向型项目不少于238个;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2520亿元。

  开展要素保障优化年行动。

  (三)坚定不移抢占新的赛道,着力做绿现代产业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邦普宜化、山东海科、楚能新能源一期、兴发硅基新材料、东阳光电池铝箔、南炼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绿色化工产值达到18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突破900亿元、装备制造产值达到1300亿元、建筑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发展优质高效服务业。加快宋城三峡千古情、三峡大坝艺术灯光秀等项目建设。力争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恢复到2019年水平。新增上市企业3家。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成国家物流枢纽补短板项目建设。

  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三峡大数据产业园二期、三峡高科华中总部、点军北斗产业园、中电宜昌网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力争净增市场主体7.5万户、规上工业企业20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限上商贸企业200家。新增国家“小巨人”企业10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公平竞争为导向全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四)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兴市,着力夯实基础支撑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教育强功能优品质三年行动。优化课后服务,巩固提升“双减”成果。支持三峡大学打造高水平省属重点大学。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三峡实验室、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产业研究院、城市大脑研究院等落地布局。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0%以上。

  加强人才培育引进。优化完善人才政策,建立精准落实长效机制。力争新引进各类人才7万人。

  (五)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增强城市能级

  加快城建攻坚。新建、续建城建项目236个,完成投资415亿元。加快东部未来城核心区建设,实施协和宜昌医院、夷陵中学分校、市民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加快高铁新城建设,完成城市展厅、迎客路、花溪路至峡州大道节点互通工程。加快五大公建、桃花岭迎宾馆等项目建设。

  推进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25个,加装电梯300部以上,安装场景盒子500个单元。抓好望洲岗、汉宜村等五大片区棚户区改造。改造儿童公园。连通滨江、滨河碧道,引运河水入城,环通泛夷陵广场商圈。

  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宜昌至郑渝高铁联络线、沿江高铁荆宜段、江南翻坝铁路、当枝松高速、襄宜高速等项目。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十宜高速兴长段、城西高速、沙镇溪长江大桥。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引导商品房供给向低密度、低高度、低容积率、高品质方向转型。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问题。

  (六)坚定不移实施强县工程,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推进中储粮现代粮油产业园、天域生态等重点项目。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5%。

  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县城品质提升重点项目114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建设省级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00个、美丽庭院示范户5万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打造全省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试验区。

  (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智简审批+无证明城市+精准监管”改革,推进一窗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实行工程建设项目“五办”审批。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盘活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村闲置房。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加快自贸片区、综保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快三峡保税物流中心与白洋港功能整合。三峡机场一类航空口岸通过验收。争创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八)坚定不移强化塑形铸魂,着力彰显人文魅力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支持当阳、远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启动编撰《楚辞大典》,加快屈原文化公园建设。办好省十六运会等重大节赛活动。

  加强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开展城市品牌推广周等品牌推广活动,讲好宜昌故事,传播宜昌声音。

  (九)坚定不移改善生态环境,着力建设美丽宜昌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5%。建成投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力争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正常生产的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基本实现磷石膏产消动态平衡。

  (十)坚定不移开展共同缔造,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以上。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市儿童福利中心、市精神卫生社会福利院,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投运。

  深化健康宜昌建设。完善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实现国家卫生城市“五连冠”。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深入推进“筑堡工程”,打造完整社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全力打造人民更加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践忠诚。攻坚克难敢担当、善作为。

  雷厉风行抓落实、求实效。一以贯之崇法治、守底线。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高炜 整理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