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大成武昌
大成武昌以一域增光为全省增彩
湖北日报
2024年01月30日 11:45
2024年01月30日 11:45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开年即冲刺,起步即起势。

  1月25日上午,武汉市武昌区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以“开门红”带动“季季红”“全年红”。

  集中开工的11个项目涉及商业商务、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多个产业领域,既持续发挥服务业项目强支撑作用,又着力突出新亮点。

  其中,武昌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和全球卫星导航数据中心及星基增强服务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拓宽武昌区在智算领域、北斗应用领域等新赛道的发展空间,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江流贤胜,大成武昌。
江流贤胜,大成武昌。

  抓项目强产业扩投资,推动武昌经济运行加速恢复、整体提升。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则助力武昌的高质量发展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方式加速转型升级。

  2023年,武昌区域实力持续巩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7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三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持续保持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在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连续4年领跑全省。

  2023年,武昌开工建设42个亿元以上项目,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5个。华中首家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盛大开业,武商梦时代获评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武汉SKP、武昌万象城、滨江天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蓄势待发。

  2023年,武昌入围全国首批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录,黄鹤楼景区跻身全国“十一”黄金周热门景点亚军,昙华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旅游人数45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70亿元,规模在武汉居首。

  沉甸甸的数据,凝结了数不清的艰辛与奋进,更汇聚成风雨兼程的勇毅与笃行。

  回望过去,面对各类风险挑战和复杂局面,武昌上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展望未来,武昌将以“闯关”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武昌所能”服务“湖北所需”,积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1800年武昌古城舒展新时代新画卷

  三国时期的“军事堡垒”、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荆楚大地的“首善之区”……

  建城1800年来,武昌一直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如画的自然美景。

  进入新时代,武昌抢抓文旅行业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昙华林美景。
昙华林美景。

  黄鹤归来、昙华林深、红巷春雨、红楼秋韵……近年来,武昌着力打造“武昌十景”。目前,全区共有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和示范基地24家,吸引8000余家文化和旅游类企业集聚发展。

  2023年,围绕“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武昌积极探索“可观赏、可感知、可悦读”的文脉活化方式,以打造“古城IP”为抓手,持续烧旺“烟火气”,为市民游客奉上一道道“文旅大餐”,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武昌古城的气质与魅力。

  焕发时代光彩的武昌古城品牌价值彰显、形象熠熠生辉。统计显示,全年旅游人数45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70亿元。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面向未来,1800年武昌古城正舒展文旅新画卷。

  去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武昌区作为武汉市唯一代表入选。

  以示范区建设获批为契机,武昌将深度挖掘武昌长江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时尚文化内涵,重点推进文旅、数字科技、商圈消费、城区研学、体育赛事、金融资本、城市更新、绿色生态等八大融合任务,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武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核心区。

  2024年,按照武汉市“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工作要求,武昌区将做好“三个坚持”。

  坚持以文塑旅。重点推进得胜桥千年古轴、昙华林、斗级营等武昌古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探索引进头部企业和高端人才成为“古城合伙人”。联手湖北美院,以昙华林为实验区,强化美学设计,增强古城艺术个性,布局高端文创产业。

  坚持以旅彰文。昙华林三期即将开放,武昌城史馆将正式开馆。串联黄鹤楼、首义广场等景点的定制观光巴士即将推出,特色体验街区斗级营下半年开放运营。开发推出红色旅游研学产品,升级夜上黄鹤楼、小昙昙文创等文旅品牌,策划举办首届楚服文化节。

  坚持文商旅融合。武汉SKP、武昌万象城、阿里万象汇、滨江天街等商业体将陆续开业,楚河汉街二街区将推出“高奢街区+独栋门店”新模式。

  “大成武昌诚挚邀请八方宾客共赴一场不见不散的美好之旅。”武昌区委主要负责人说,“相信这座魅力之城、宝藏之地一定会让朋友们更加喜欢武昌、爱上武汉”。

  武昌壮大优势产业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武昌是湖北首善之区,“勇挑大梁,走在前列”责无旁贷。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武昌将做好“三个优势转化”文章,以一域增光为全域增彩,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当先锋打头阵。

滨江数创走廊。
滨江数创走廊。

  稳中求进

  经济总量持续领跑武汉中心城区

  2023年,武昌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增幅6.5%左右,区域实力持续巩固,经济发展交出“硬核答卷”。

  武昌是发展热土。2023年,武昌42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96个在建项目加速推进,26个项目如期竣工,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5个,3个百亿级项目成功落地,全年实现社零额760亿元、增长11%。

  武昌是金融之城。2023年,武昌持续巩固和扩大金融优势,引进17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规模超2.2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达600亿元,均居全省县(市、区)第一。

  武昌是设计之都。创意设计是武昌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2023年,武昌承办了武汉设计双年展,全区规上工程设计企业营收超过470亿元。

  武昌是商贸中心。近年来武商梦时代、京东MALL等一批体量大、概念新、档次高的商业综合体顺利上新,昙华林、楚河汉街、户部巷等一批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繁荣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等荣誉,为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经济指标稳健发展,得益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023年,武昌区持续发放中小企业服务券,惠及近3万家企业,同时,推进“一窗通办”“无差别综窗”等全国全省改革试点,持续开展“零号员工陪伴成长”专项行动,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四上”企业超过300家,开特电子、华视集团2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

  武昌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说,稳增长是当前的首要任务。2024年,武昌将更好统筹主导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存量企业壮大与优质项目招引,进一步巩固提升主导产业优势、夯实项目投资支撑,全力筑牢经济增长“压舱石”。

  以进促稳

  持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过去一年,武昌区累计吸引200余家涉碳机构、企业落户,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成势见效。

  2011年10月,地方碳市场交易试点落地武昌;2021年5月,负责注册、登记、结算的中碳登选择湖北、落户武昌,推动该区成为全国碳市场“神经中枢”的实际承载地;2022年10月,碳汇大厦在武昌区投用,助力沙湖畔崛起“双碳”产业发展高地。

  中碳登落户武昌区以来,武昌出台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建成启用全国首个碳金融创新楼宇,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组建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推出“首义论碳”品牌,招引落地一大批涉碳机构和企业。

  去年11月,迪拜召开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专题交流对接会。会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驻华代表处与武昌区政府签约,即将入驻碳汇大厦。武昌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代表处入驻后,武昌在全国碳市场占据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巩固,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绿色低碳项目向湖北、武汉集聚。

  武昌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当前该区正策划筹备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热烈欢迎大家来武昌区参与碳招商、碳论坛、碳创意活动,共建共享双碳产业“朋友圈”。

  金融业“向绿而行”的同时,制造业也在“向新而变”。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武昌抢抓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机遇,吸引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未来,武昌区将充分发挥“船”和“碳”的优势,积极谋划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建设,助力内河船舶绿色智能转型升级,打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先立后破

  数字经济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动力。

  近年来,武昌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一幅幅数字经济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实景图,正在生动上演。

  统计显示,武昌区沿徐东大街已盘整产业空间超100万方,招引集聚数字经济核心企业130余家,滨江数创走廊架梁起柱。该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聚焦创新突破,着力建设数字经济高地。

  武昌是湖北省武汉市科教资源大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所需。

  2023年,武昌区集中精力发展北斗应用、软件服务两个数字经济细分赛道。这里有6位北斗领域院士和全国唯一的地球空间信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了湖北省北斗卫星技术应用协会,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首义科创母基金,落户了中国电信北斗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1月25日,全球卫星导航数据中心及星基增强服务建设项目在武昌开工,计划开展全球卫星导航数据站点建设,提供全球瞬时厘米级高精度服务。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湖北省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众消费领域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夯实北斗产业基础能力。

  同日开建的武昌智算中心投用后,将提供更强大的整体算力服务功能,实现算力供给基建化、通用化,支持企业和高校快速进行人工智能产业升级和科研成果落地,共同营造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生态氛围,集聚上下游产业生态。

  2024年,武昌将按照武汉市“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部署,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到200亿元以上。

  策划: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宣传部


【编辑:裴春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