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武汉市蔡甸区
空置民房改建科创园 引81家小微企业落户
长江日报
2023年08月11日 08:59
2023年08月11日 08:59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 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通讯员周雄 韩锋

  “创业最窘迫时,公司账上只有一万多元钱,一个季度每天都在四处化缘,是家乡接纳了我们,给办公地、给资源。”

  “公司转型,需扩大办公面积,可对方会问:可以带来多少税收,解决多少就业。”

  ……

  计家台科创园位于蔡甸城关近郊高庙村,是一个由14栋空置房屋改造的科创园区。因配合高压线改造,居住的农民迁走后,保留下来的农民房屋转变为村集体资产,在空置三年后开始构建“热带雨林式”创业园区,自2021年2月园区试运行,如今已接纳了81家小微企业。

  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在采访科创园内企业时,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计家台给了我们这些创业者出发的机会。

  ■ 帮创业遇挫者卸下包袱

  平整的沥青小道蜿蜒在田园间,一片黄墙灰瓦的民房院落映入眼帘。园区里,联排的三层民房,有的企业包下了一整栋楼作为企业总部,有的两张办公桌就是一家企业,大家共享办公。

  院落深处,一栋房屋二楼,中盎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创始人肖兴正在与合作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头脑风暴”,对一座筹建的农业加工园进行初步规划。忙碌间隙,肖兴抬眼眺望窗外,田野上一茬茬绿油油的水稻,工作和休闲无缝切换。

  从11人创业,到如今公司有70余名员工,年销售额3000万元,今年37岁的肖兴回顾自2018年走过来的创业路,感慨是家乡在他最窘迫时接纳了他。

  2018年,从蔡甸走出去的肖兴与同学一起,在中心城区成立了中盎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领域规划设计。初创企业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账上只有1万多元钱,但公司员工每月工资支出就要20万元。”肖兴回忆,那时每天不是去找项目,就是去银行,每天开车最少要跑200公里。

  由于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缺少开票额,屡次尝试银行贷款都吃了“闭门羹”,肖兴最后在蔡甸街道举行的一场银企对接会上寻到转机。

  “街道干部在咨询会上获知公司情况后告诉我,蔡甸制造业企业多,发展速度快,筹建的新厂房项目不少。只要工程设计公司业务能力够强,街道可以牵线搭桥,还可免费提供办公场所。”肖兴说道。

  2021年2月,中盎作为首批企业入驻计家台科创园,当肖兴走入园区,内心有两个感受:环境好,服务贴心。“不仅不收租金,办公用的座椅、甚至文具都准备得妥当。”

  初创企业最担心的是钱和资源。找钱,街道企业服务科干部余君泽领着肖兴一家家银行拜访。找资源,余君泽从区招商主管部门借来新签约企业名单,帮肖兴一家家联系对接。在街道的呵护下,中盎顺利走上正轨。自搬入园区,公司年销售额增长超过30%。

  ■ 入驻两年成功入选上市后备“金种子”

  选择迁入计家台科创园的还有刚刚入选武汉市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的母婴友好健康服务公司。

  “前两年受市场影响,公司调整原有业务结构。原来在中心城区的办公地面积受限,不能满足公司向母婴数字化平台方向转型、搭建学术交流场所的需要。”企业董事长秘书黄旭初告诉记者,入驻计家台科创园之前,公司曾考察过国内多个地市,结果经常被问:可以带来多少税收?能解决多少就业?

  “作为一个小微企业,我们当时十分困难,谈其他的不符合实际。”黄旭初只能苦笑。

  母婴友好健康服务公司最后来到了计家台科创园。入驻园区后,工商、税务等手续变更,街道帮办专员全程帮办。从中心城区到新城区,通勤距离远了,蔡甸街道和企业共同开设了通勤车,从地铁站到园区仅需10分钟。科创园还引进了各类孵化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构筑创业闭环。

  “入驻园区后,企业业务成功转型,公司员工由最初的200人,增加到上千人,业务范围遍布全国7个省份。”黄旭初说,目前公司计划租赁附近村湾的7栋闲置房屋,用于企业发展。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