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新网湖北 > 社会新闻
没丢“木饭碗”学会“根雕术” 谷城九里岗村农民转型记
中新网湖北
2022年06月15日 17:53
2022年06月15日 17:53 来源:中新网湖北
分享到: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15日电 (阮班明 陈敬师 童光辉)“我们村有个木匠,硬是被‘逼’成了一个根雕大师,你说怪不怪!”6月12日,笔者在谷城县五山镇九里岗村一处山凹里,见到了正在打磨龙形根雕的师傅王兴成。

  “别说,还挺像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特别是头上两根灵动的龙须,很传神。”随行的镇干部曾诚说,老王大半辈子都在干木工活儿,现在转行搞根雕,讨来个好生计,端的还是“木饭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年56岁的王兴成,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之前压根没有接触过根雕艺术。这两年,他以生活中观察的动物造型为样本,凭着自己的想像,原汁原味雕刻出100多件艺术品,市场看好,收入也慢慢多起来。

  “我16岁初中毕业,就跟姐夫学做木活儿,一心想当个好木匠,真没想过要当根雕师傅。”王兴成的话语透出几分无奈。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逐渐活跃,楼房多起来,需要添置各种款式的木家具。作为小有名气的木匠,王兴成接下不少单,一年到头干不完,主要有木床、木柜、木桌椅等,年收入在四五万元,乡亲们叫他“大万元户”。

  “1987年我花300块钱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村里人都我家来看电视。”王兴成自豪地说,他是附近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

  1996年,他用积攒的钱盖起了二间二层砖混楼房,邻居羡慕不已。

  2000年,他买回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又是周边第一个看彩电的。

  因为木活儿手艺精湛,不光村里人,还有镇上,乃至县城的人都找王兴成打制家具。一年下来,收入将近10万元。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全国各地花样家具涌入农村,钢、铝制品逐渐增多,王兴成的生意变淡了。

  “冲击大得很,外面的家具款式多,价格便宜,谁还要木匠去做呢!”王兴成被逼转型,做根雕,好歹跟木活儿沾边。

  做根雕,王兴成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村里人过上小康生活后盖起了乡间别墅,屋里摆设也讲究,放些乡土味浓的艺术品,更能彰显生活品位,根雕前景好着。

  于是,王兴成一有空就到山坡上、河沟里转悠,搜寻各种废弃的杂树根、乱木块,变废为宝,做成根雕艺术品。

  今年1月,五山镇堰河村举办农产品电商博览会,王兴成带着自己的根雕作品参展,没想到当场就有人买走4个小件,卖了1500多元。

  “高兴啊,说明还是有人中意我的东西,照这样看,家里积攒的物件也能值好几万元。”王兴成的创业路径靠谱。

  年轻的九里岗村党支部书记王顺伟,听说他要把根雕做成产业,专程跑到王兴成家里商量未来的发展方向。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特色文化才是我们的根脉。”王顺伟全力支持,准备在村里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建一个根雕艺术馆,让王兴成来打理,把能体现乡愁记忆的纺车、泥耙子、蓑衣,还有木工器具都摆上来,供参观研究。

  王兴成喜出望外,没想到已经藏起来不用的刨子、锯子、钻子等又派上用场。

  “我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学学网络直播,为根雕代言,为我们农村代言。”王兴成笑着说,“这辈子‘木饭碗’端定了。”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