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各地 > 正文

南漳打赢四场防汛救灾硬仗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3日 09:27 来源:襄阳日报

  奏响生命至上的“抗洪壮歌”——

  南漳打赢四场防汛救灾硬仗

  闪电刺破长空,暴雨倾盆而至。雨情、汛情、灾情……长坪告急!九集告急!李庙告急!——南漳告急!

  7月20日开始,连续四场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的大暴雨袭击南漳,引发罕见汛情灾情,洪水肆虐之处,一片泽国,交通、电力、通信等因灾中断。特别是7月24日特大暴雨降雨量达258.4毫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前所未有的大暴雨袭击,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考,考验着每一个人,也考验着南漳县委、县政府的应急能力和使命担当。

  “洪水可以冲断道路,但我们的思想和责任不能冲断;供水、供电、通讯因灾暂停,但救灾的步伐不能停止!”

  面对灾情,南漳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研判预警,第一时间抢救受困群众,第一时间安置灾民,第一时间开展灾后生产生活恢复重建,实现了受灾群众“零伤亡”的目标,用忠诚和担当在南漳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的英雄壮歌。

  防汛:“防”字为先 提前备战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宁可听骂声,决不听哭声!”“党员干部多流汗,群众才会少流泪”……这段时间以来,这些防汛金句成了南漳各地干部群众的座右铭。

  汛情就是命令,安澜就是责任,防汛救灾容不得丝毫闪失。

  南漳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党员干部更是锚定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防护伞”。

  县委书记罗兴斌、县长陈栋多次召开防汛调度会,深入一线督促检查,作出一系列防汛安排,打响了一场防汛救灾的人民战争。

  这场鏖战,决心如磐——建立了县委书记、县长“双指挥长”和应急、水利部门主要负责人“双办公室主任”的高效应急指挥体系,实行扁平化指挥、集成化作战;

  这场鏖战,责任如山——健全防汛应急预案,优化防汛救灾全流程措施。把预案工作再安排、再推敲、再熟悉,把预案变成流程、变成要点、变成实际工作的清单,抓好重要防洪工程、重点区域部位、重要行业领域等的巡查防守,对全县4大河流、139座水库、504处地质灾害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查处186个隐患点,拆除289处影响行洪安全的桥、闸、违建障碍物等,务必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这场鏖战,使命如天——组建了由南漳县消防救援大队、驻漳部队、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蓝天救援队等组成的400多人专业应急救援“尖兵”,储备了117个品种、价值1000余万元的防汛救灾物资,确保关键时“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不让一名群众因灾伤亡;

  这场鏖战,初心如炬——“危难时刻,要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南漳县委组织部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积极在巡堤查险、转移安置、排水排涝、应急处置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防灾,就是最好的抗灾。

  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病险水库等薄弱环节防范,全县建立了应急、水利、气象、水文、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气象部门加强精密监测,全网发布预警信息“点对点”精准预报预警。每两小时预警一次具体降雨量、降雨区域,把信息精准推送到镇村和个人,为转移避险赢得先机。水利部门每逢降雨全天候巡查巡防水情、山情,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确保河湖安澜。

  从此轮强降雨侵袭南漳的那一刻起,防汛救灾的号角就已经吹响,全县上下坚决听从号令,切实把防汛救灾摆在首要位置,发扬顽强斗志,凝聚磅礴力量。一支支“党员先锋队”“党员抢险队”“党员志愿队”冲锋在前,转移疏散群众、疏导交通、组织救援,全力开展防汛抢险救灾,构筑起一座座牢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救灾:生命至上 力护安澜

  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冲锋陷阵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挺身而出的担当。汛情面前,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直面洪流挺身而出,危难之中逆行而上,把一座座堤坝、一道道沟渠当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和践行初心使命的考场,把答卷写在防汛救灾一线,写入人民群众心坎。

  这张“零伤亡”答卷,是“硬核”出征的责任和担当——

  “大汛大灾见初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啥是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危难之时显身手、急难愁盼解危局。”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说。

  汛情紧急,考验着责任担当;抢险救灾,见证着初心使命。南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挂帅出征。

  7月24日灾情发生后,正在市区参会的罗兴斌、陈栋提前结束会议,从襄阳市会场赶赴受灾最严重的长坪镇黄潭洲村,连续4天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带领304个工作专班深入包保镇村核灾救灾,累计紧急转移避险11041人,安置受灾群众8417人。

  这张“零伤亡”答卷,是向险而生的无畏和勇气——

  7月25日,长坪镇黄潭洲村由于地势低洼,暴雨泛滥,几乎淹没了整个村子。村民肖某因腿脚不便,没有及时转移,被困家中。

  “先救人!”面对肖某门前湍急的洪水,长坪镇派出所所长李伟将肖某从家中背出,利用铲车安全转移。随后,民警利用铲车转移被困群众。

  “快到我背上来!”对于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民警刘朝正躬下身,趟过齐腰深的洪水,背上老人就往转移地点跑。为了不落下任何一名乡亲,公安干警、消防队员蹚着不断上涨的洪水,挨家挨户转移被困群众。

  这张“零伤亡”答卷,是最美“逆行”的从容和坚定——

  8月12日,在受灾最为严重的九集镇南井路某居民小区,洪水已将一楼淹没。南漳县水镜大道消防救援站站长李承波带领4名消防员驾驶橡皮艇冲进汪洋之中。

  “大叔,不要急,我们来救您啦!”窗台边,一名老人面容焦急。凭借娴熟的驾驶技术,橡皮艇停靠在窗台下方,绳索固定后,李承波一把将老人抱进橡皮艇。“屋里还有个娃子!”老人惊魂未定,另一名消防员迅速翻进房间,将孩子救出。3个小时,往返14个来回,84名被困居民全部获救。

  这张“零伤亡”答卷,还在防汛指挥部通宵长明的灯光里闪耀,南漳抓住降雨空隙期,科学调度,削落超汛限水库水位,实施腾库待蓄,共泄洪腾库85座(次),确保了四次洪灾不溃一坝、不决一堤。

  在每一个大雨经过的地方,积水点指挥交通、污水管道口设置标识、应急车辆上备战,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一个个冲锋在先的党员,凝聚起众志成城防汛抗灾的磅礴力量,在风雨中筑起一道摧不垮的“红色长堤”。

  人们笃信,有党员干部这样的“主心骨”“贴心人”,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战胜艰难险阻,守护好一方安澜。

  重建:人民至上 灾后新生

  重大自然灾害,考验着一个社会的力量和韧性。这种力量和韧性,体现在惊心动魄的抢险救灾中,也体现在科学高效的灾后重建中。

  灾后重建千头万绪,民生恢复是当务之急。南漳秉持“民生优先、救急先行”的原则,把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抢通维修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住房,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电力供应实现“应送尽送”。电力是生命线工程,是其他重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国家电网南漳县供电公司电力部门“快”字当头,出动48辆工程车,160多名抢修人员与时间赛跑,奔赴到受灾乡镇各个角落,灾后3天内共抢修6条10千伏线路、12台变压器、269公里供电线路,全部恢复送电。

  ——交通公路实现“应通尽通”。南漳县交通局按照“先保通后保畅”的原则,累计投入抢险人员4730人次、机械车辆1512台次,清理山体塌方8.1万立方米,抢修水毁路基8.282万立方米,8条国省道与12条县乡道以及21个村的村级公路已全部恢复交通。

  ——通信退服基站实现“应修尽修”。南漳通讯部门组织10余支通信抢修队伍百余人迅速赶往各受灾现场,全力抢修通信光缆并恢复水毁杆路,130个通讯基站全部恢复,占因灾退服基站总数的100%,受灾群众通信服务得到有效保障。

  ——农房排查鉴定“不漏一户”。为尽早让群众返回家园,南漳加紧对受灾农房进行安全性应急评估,数十名专家走村入户为群众安居把关,努力实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全县共核实11户房屋部分倒塌,9户房屋完全倒塌,其中7户是脱贫户。对房屋受损的20户核定灾害损失,计算理赔金额,多渠道筹足资金为农户恢复重建住房。

  南漳人骨子里有种打不垮、不服输的精气神,平凡日子里守望相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危难时刻不屈不挠。

  救灾时有多能扛,灾后重建就有多拼。南漳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先后投入各方救援力量8.2万人次,出动挖掘机、铲车等设备2000余台次,第一时间为农户室内清淤、道路清障、过水环境消杀等工作,全力开展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党委政府给咱撑腰,心里有了底气儿,干劲儿也更足了,要把家园建好,比现在还好。”长坪镇黄潭洲村受灾农户蔡先芝感激地说。

  灾情发生后,南漳按照“先急后缓”“先生活再生产”原则,全县紧急调拨救灾资金800万元,及时发放大米、衣被、饮用水、蔬菜、食用油等各类救灾生活物资,做到了每名受灾群众都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医治,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生产自救也迅速全面展开。全县统一编制《农业生产抗涝减灾手册》,派出60名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灾后补救。全面落实受灾医疗救助、到户产业奖补、袋料菌食用菌保险、防贫特惠保险、减免企业房租等帮扶政策,确保受灾群众应享尽享、应享快享,最大程度降低受灾群众财产损失,提振生产生活信心。

  坚持抗灾报灾与争资争项并举,南漳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和物资支持,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银行授信2亿元、保险理赔近500万元、社会捐赠款物8000余万元,为高质量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项项政策,一条条措施,正在让受灾的山城乡村发生由内到外的变化。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经历灾难的南漳正在积攒新的发展力量。

  初秋之际,正是迎来收获的季节。全县灾后重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受灾乡村重现烟火气息,工农业生产加快恢复。一块块洪水肆虐过的土地,正在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抗击洪灾,南漳众志成城;重建家园,南漳希望在前。

  来源:全媒体记者  朱贤  见习记者  彭月娇  特约记者  郭世桥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