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各地 > 正文

规划同编:武鄂共绘一张图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2日 10:33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夏中华 通讯员 黄朝晖

  8月31日,武汉城市圈第二次空间规划联席会召开,这是九城规划部门不满4个月内的又一次“群聊”。其间,武汉、鄂州两市规划部门频繁互访商讨,涉及国土空间统一规划、武鄂同城三年计划和两市临界土地利用等问题。

  武鄂同城,规划引领。近年来,随着协作不断“加密”,两市规划在国土空间、产业布局、交通体系等方面正呈趋同之势。

  一以贯之的坚持

  在鄂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规划科科长郭欢的办公电脑里,一张2004年的规划图显示:轻轨从武汉光谷延伸,直抵鄂州城区,而连接光谷和葛店的,是一条高科技产业带。

  该图绘就前一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打造武汉城市圈。

  2007年,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于此背景,鄂州市政府与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开发梧桐湖新区。

  “自1990年规划葛店开发区起,后相继设立红莲湖新区、共建梧桐湖新区,都是谋划与武汉对接,而规划花湖开发区则与黄石对接,最终形成武鄂黄黄连绵城市带。”鄂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黄如辉说。

  回顾鄂州近30年发展,与武汉从协同、一体到同城的方向愈发坚定、路径愈发明晰。在全省推动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后,鄂州开始致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

  眼下,鄂州正委托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修编国土空间总规,将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新区、梧桐湖新区深度融入东湖高新区、江夏区。

  在区域视角下绘图

  4月7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周强带队到访鄂州,专题调研武鄂同城化空间发展。

  “双方研究范围是武鄂两市全域10165平方公里,这必然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划限制,统筹两市的设施建设和配置标准,达成国土空间利用及管制的共识。”黄如辉说。

  突破行政区划谋规划,在武鄂间并不鲜见。此前,《武汉大都市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光谷科学岛规划》等均将鄂州部分区域纳入统筹范围。

  8月13日,《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结束公示。该规划提出要依托区域性交通干道、轨道交通等复合交通走廊,培育发展6条城镇发展轴,辐射城市圈内包括鄂州在内的多个城市。已出炉的武汉“十四五”交通规划中,武鄂间的市域铁路、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双枢纽等都在其中。

  “城市圈内,武汉市是龙头,在规划层面不仅要考虑与其他城市的横向衔接,还要在区域视角下绘制发展蓝图,将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掘出来。”鄂州市发改委主任胡太平说。

  协商合作常态化

  鄂州红莲湖新区和武汉左岭临界地区,有一块未经开发的土地,土地权属跨武鄂两市。

  鄂州方面正想储备这一地块。“肯定要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后续如何利用,都需两市有关单位协商解决。”郭欢说。

  武汉也有自己的考虑。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加紧推进中,一大批科学实验室及重要装置落户,当务之急要避开强震源,包括快速路和主干道。为此,光谷内的未来二路亟需改线,往东迁移,这样便触及到红莲湖新区的土地。

  “为解决这两件具体事,双方你来我往,已有多轮对接。”郭欢介绍,距离红莲湖新区不远的两市毗连区域,葛店开发区正考虑与光谷共建“城市客厅”项目。

  “待这一项目建成,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人居、商贸和产业等领域将进一步相融。”鄂州市委常委、葛店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澜说。

  早在武汉城市圈第一次空间规划联席会上,九市规划部门达成的共识之一就是“建立联席议事机制”,并明确组织构架、职责分工、运行模式,共推城市圈规划建设。

  “武鄂同城化发展有良好基础,我们将与武汉市继续全方位衔接,切实推动协商合作机制常态化。”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说。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