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 正文

恩施州硒研究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2日 12:44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12日电 (刘铁强 侯丹丹)8月10日,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黄楚鹰课题组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权威期刊《Cell Discovery》 (影响因子10.849)上发表了题为“The Cardamine enshiensis genome reveals whole genome duplication and insight into selenium hyperaccumulation and tolera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构建恩施碎米荠的高质量参考基因,并结合多组学分析阐述其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这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重大研究成果,将对恩施碎米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恩施州硒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恩施碎米荠,又称“恩施野油菜”,隶属于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是武陵山区特有的植物,具有极强的硒富集和硒耐受性,属于超级富硒植物。此前,其富硒机制一直未研究清楚,成为恩施硒产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党委、院部的大力支持下,黄楚鹰研究团队于2018年2月启动对恩施碎米荠的研究。研究期间,医院选派黄楚鹰前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习提升。2019年底黄楚鹰学成回国后,课题组继续深入该研究。历时3年多的时间,终于成功破解了恩施碎米荠基因组,并结合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阐明了相关次生代谢物在恩施碎米荠受到硒胁迫时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通过Hi-C、多组学分析揭示了硒对恩施碎米荠染色质三维空间结构的影响,明确了恩施碎米荠的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为恩施碎米荠的产业发展奠定了遗传学及分子学基础。

  据了解,《Cell Discovery》影响因子为10.849,在195种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26。《Cell Discovery》目前的论文接收标准基线大约与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Nature Commnunications 《自然·通讯》、Science Advance《科学·进展》相当。

  该研究还得到了菲沙基因、恩施州委组织部、恩施州科技局、恩施州农科院、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同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据了解,近5年来,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共计发表硒相关的论文34篇,申请项目20项,申请与硒研究相关的专利4项,对外学术交流10余次。(完)

(编辑:裴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