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 正文

宜昌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破百亿元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17:26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1日电 (宜宣)截至6月10日,宜昌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1.12亿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89921万人次自主创业,帮助1251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带动就业273516人,贷款回收率99.98%。

  据介绍,宜昌市2003年被确定为小额担保贷款重点联系城市以后,出台相关文件20多项,创新实施组合式创业担保贷款等贷款模式,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不断完善、门槛不断降低。2019年5月,创业担保贷款“1300”系统,即“1分钟申请、3分钟审核、人工0干预、群众0跑腿”上线运行,将创业担保贷款办理周期由45天缩短至1-3天,有效破解了个体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

  目前,宜昌基本确立了“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的创业担保贷款格局,数量从2003年的135笔增加到2020年的23054笔;年贷款总额从2003年的27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40.91亿元;单笔贷款金额从2003年的2万元提高到目前的20万元;人数较多合伙或组织起来创业的贷款额度由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扶持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由2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贷款帮扶范围从2003年的20多个行业延伸到目前的近百个行业。

  普惠金融,开启9万人创业梦想

  2003年6月30日,宜药集团下岗失业人员王好问通过自愿申报、层层审核,从农业银行宜昌分行获得了一笔2万元的贷款,成为了宜昌市创业担保贷款受益第一人。

  一笔笔创业担保贷款,承载了一个个创业人员的创富梦想,开启了他们全新的创富人生。

  郑金涛,宜昌第一笔“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获得者。大学毕业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2006年,郑金涛和几个大学生注册成立了宜昌金铭计算机应用有限责任公司,主营计算器和电脑销售及软件开发。

  “创业的道路远比我想象艰难得多,启动资金不足成了创业的瓶颈。由于投入不足,我们租不起办公室;没有产品的正式授权就高价从同行调货;请不起专业的人员,大的订单无法签单。”在创业前几年里,他常常有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感觉。

  2011年,郑金涛向人社部门提出“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申请,成功获得10万元的创业贷款。这笔贷款为他的企业和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郑金涛和企业一起华丽转身。如今,他所经营的宜昌金铭科技有限公司已在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宜昌创业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一项名符其实的民生工程、创业工程和富民工程。从王好问开始,18年来,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的资金支持,催生出“小老板”近9万个。

  雪中送炭,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湖北康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产品覆盖腹腔、胸腔、脑外、泌尿系统等部位的医用多功能导管。

  2020年疫情发生后,在医疗防护物资极为紧缺的情况下,康泉医疗主动提出转产医用护目镜与隔离面罩的意向,并在4天完成注册,10天完成生产线转产运行。转产成功却遇到了资金困难。临时转产动用流动资金,添置了大量设备和原材料。复工复产之后,公司其他产品的生产开始加大马力,可是流动资金已经见底。

  多方权衡之下,康泉医疗决定寻求贷款支持。“经人社部门认定,我们符合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康泉医疗人事负责人万金维告诉记者,3月底,公司提交了500万元的贴息贷款申请。4月9日,当期500万元的贷款利息就直接减免了50%。万金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年可以节省利息近15万元,够给公司20多人发一个月的工资了。

  和康泉医疗一样,“大爱盲爹”颜昌玉也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1997年,47岁的盲人颜昌玉从市社会福利工厂下岗,与盲人妻子贺美珍一同前往北京学习按摩技术,1998年回宜创办了布耐德盲人按摩厅。从最初的1个小店3张床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规模也是越做越大。

  为了解决更多的盲人就业,2011年,颜昌玉成立了布耐德(宜昌)健康服务有限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流动资金遇到困难。2012年4月,市人社局、财政局、担保公司等主动伸出援手,帮他办理了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使公司由作坊经营向规模连锁经营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已开设5家分店,吸纳163名残疾员工就业。

  22年来,布耐德还帮助3008名视力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并实现就业,使他们改变了生活和命运。

  从2005年宜昌正式出台政策,明确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小企业进行信贷扶持以来,宜昌市对合伙创业、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贷款额度分别由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由2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走出了一条推动创业促就业的特色之路。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宜昌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中小企业达到1251家,获得贷款支持22.84亿元,累计带动就业近6.4万人。

  合力攻坚,开创创业担保贷款新格局

  从2003年在宜昌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试点以来,宜昌市始终紧扣创业促进就业这个中心,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任务来考核,作为扩大就业的系统工程来打造。

  为落实好国家政策,真正地帮助创业者就业有门、创业有路,宜昌市担保公司联合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合作银行反复商讨、交流,将创业担保贷款的反担保措施多次放宽。对符合条件的担保人从宜昌城区扩大到整个大宜昌市,对担保人的工作单位从公务员放宽到民营企业员工;对借款人的借款期限放宽至36个月。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退役军人创业者推出纯信用贷款,与邮储银行探讨推出信用模式的创业担保贷款。此外,市担保公司还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帮助创业者贷款,实现“轻松贷”。

  结合市场商户集群的特点,宜昌市担保公司推出无需房产抵押、担保门槛更低、手续简便、流程减化的商户联保融资模式。以三户以上商户组成联保小组,共担连带责任,创新了反担保方式。目前,已在金东山市场、三峡物流园、鑫鼎汽配城等6个市场推开,累计发放“商户联保”贷款1.3亿元,到期还款率100%,1486名个体工商户和48家小微企业在商户联保的支持下发展壮大,带动就业1万余人。

  创新服务,创业担保贷款模式全省推广

  在三峡果蔬交易中心,宜昌同进贸易有限公司门前,各路客商络绎不绝,公司负责人黄东桦乐呵呵地忙着,“人流量越来越大,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2019年10月,黄东桦与人合伙在三峡果蔬交易中心开了这家公司,主要代理伊利、蒙牛、马大姐等品牌。

  最初开业的2个月,店里的生意并不太好,黄东桦的希望在年货上,“店里备了大量年货,仅礼盒类货品价值就接近20万元。”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新年计划,也让同进贸易陷入了巨大危机。没有任何收入,店里积压了30多万元的货物,外面近50万元的货款也无法收回。最困难的时候,9名市场促销人员的工资都无法保证。

  如何尽快充实流动资金?黄东桦想起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4月10日,黄东桦在宜昌市“网上金融服务大厅”提交了申请。“太快了,才10天,贷款就办下来了。政府还补贴3年7万多元的利息。”4月下旬,40万元贷款拨付至公司账户,黄东桦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资金就有了希望。黄东桦开始了马不停蹄地忙碌:为市场促销人员发放工资,偿还供应商的货款,联系采购应季货物……

  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涉及人社、财政、银行、担保机构等多部门,从申请到发放,需要各个部门层层审核把关,造成业务流程繁琐、程序复杂、审批周期较长,亟需创新方式解决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为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经办流程,2019年5月,由政府主导、银行参与、线上担保、线上放贷的创业担保贷款“1300”系统,即“1分钟申请、3分钟审核、人工0干预、群众0跑腿”正式上线。

  通过接入人行征信系统,打通全省社保、就业登记信息库,融合全市17个部门51项政务数据,省去所有纸质申报资料,创业者只需手机实名注册提交贷款申请,其他信息由政务数据自动关联补充。整个线上申请流程需填写内容资料相较线下业务减少90%以上。

  借助线上平台,创业担保贷款后台审核时间由线下3-5天缩短至线上3分钟,整个办理周期由45天缩短至1-3天,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创业者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激发了全面创业创新的活力。

  据了解,宜昌创业担保贷款“1300”模式受到省人社、财政系统高度肯定,被列为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目前该模式已成为促进“宜荆荆恩”城市群人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首期项目。

(编辑:丁喆)
关键词: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