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 正文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将思政元素融入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6日 11:19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6日电 (陈凌)近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人文教程》通识课有点火,湖北工业大学国学研究教育中心副教授、工程技术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刘维,用戏曲音乐、电影片段,声情并茂地讲授了“弱德之美”。

  “我们这门课,不是知识填充和灌输,而是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实现人文通识教育的理性担当,它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该课程的线上配套课程《中华文化通识教程》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思政元素要活泼泼地融入进教学体系

  “人文教育要体现博雅开阔的现代视野,醇和深厚的现实关怀,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大综合为特色。”刘维说,力求在知识点的安排上,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用典型的事例、生动的教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精神的洗礼,提高对思政道德的认识。

  一般传统的讲诗歌,可能会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路讲下来,体系完备,可这门课课时有限,难以包涵这么丰富的内容。于是,刘维以艺术笔法将关键点勾勒出来:以“诗心与诗境——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抓住了“境界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核心”这个关键点;以“风骨与情韵——走向振奋的大唐诗歌”,领略中华最恢弘大度的盛唐气象,提振当代学子的气度格调;以“真情与真趣——鱼跃鸢飞的世界”,讲陶渊明、王维、苏东坡,更以诗教陶冶性情,以美育启迪人生。“谐和之美——中国古典对联艺术探幽”以对联为载体,点化“谐和”的理趣、智慧与风度。“寄托与妙化——中国花木诗词鉴赏”既远溯比兴寄托的中国诗歌传统,又落实在生活日用平常。

  课程灵活运用音乐、视频、绘画、雕塑等艺术元素,使学生获得对中国文化生动具体的认知,领略文化之美,提升品性修养:“原来经典是活在当下,活在每个人生命里的,通过这门课,赋予我的生命更多的美、德性的自觉与无穷的活力。”

  “只要是真实有生命力的东西,外在的形式可以不断变革,内在的神髓却从未丢失,需要我们以最大的创新精神让它在当世发挥作用。”刘维说,思政不能是说教,要活泼泼地融入进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听得进去,达到“汤里加盐”的效果。

  300场人文讲座浸润学子心灵

  周五,上完“诗词与美韵”一课后,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的学生小吴意犹未尽,回到寝室后连续看了“如何发现诗”“如何读《唐诗三百首》”“读东坡词,品人生味”等好几个关于诗歌讲座的人文讲座视频。

  一门课只有32个课时,但课堂外,一切教学元素可以形成互动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大学人文教程》打造了庞大的资料库,电子书库、语音书库、人文纪录片、人文影院、人文微短片、授课PPT,优质翻转课堂,不一而足。

  “我特别喜欢,坐在寝室里就能享受一流大家的思想精华,它打开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想,也引发了我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小吴说的是这门课程专门打造的“周三半小时人文讲座”专栏。

  刘维将“30分钟讲座”中关乎“中华文化”的优秀内容全部遴选出来,每周三晚在学习平台上推送,深受学生喜爱。看完讲座,同学们自发地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门课上,听讲座,机锋对辨,俨然形成一种风气。

  从2017年起,课程组着手“人文365全息拓展系列”的设计与编订,2018年MOOC上线后,“365日课”习题库正式以日课温习的形式推出,每天推送一道习题,习题标明课本出处,供同学们课外学习。“习题不是目的,做错了会自动打回,阅读与思考才是目的,填空选择的点,正是提点思考的关键之处。”刘维说。

  利用碎片时间,每一道习题都是一小段阅读、思考与对话。同学们做得很开心,每天都在积分,每天都在这种“陶铸”的过程中浸润,品性陶冶,人格升华。

  “无论是‘知’还是‘行’,都需要师生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等根本性的问题。推进思政改革,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延续到每个人的生命当中,为青年学生成长助力,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宗旨。”刘维说。

(编辑:丁喆)
关键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