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 正文

高校“设计师”走进大悟 焕新传统汉绣工艺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3日 17:34 来源:中新网湖北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23日电 (文宁静 史凡)手指轻捻,丝线飞梭,朵朵粉白相间的蝶恋花绣样跃然而出。春风拂绿孝感市大悟县的茶园,绣娘刘霞手底的“花“也绽开了。看着一件件汉绣作品,刘霞心里美滋滋的。

  34岁的刘霞原本是名家庭妇女,家里经济来源全靠做泥瓦匠的丈夫,生活过得捉襟见肘的。2019年,在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王欣副教授团队的帮助下,她成为一名全职绣娘后,多了一份收入,家里生活也过得红红火火的了。

  这一切要从4年前说起。

  2017年5月,为了解决当地留守贫困妇女难就业的问题,大悟县妇联与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关系,与县人社局共同引进“汉绣进大悟”项目,聘请湖北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大师杨小婷担任大悟汉绣基地艺术总监,“妈妈回家”汉绣巧手脱贫项目正式启动。大悟县金岭村是这个项目下设的第一家汉绣孵化基地。

  大山里的妇女几乎人人都会做点针线活,在家里绣绣花,自我娱乐可以,但要赚市场的钱还远不够。绣娘看不到前景,首批接受培训的不到30人。如何才能让这门手艺改变村民生活呢?杨小婷立刻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专攻工艺设计的王欣,想让她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旧友见面聊天,一拍即合,王欣决定亲自去大悟县看看。

  当年7月,王欣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团队来到大悟县。看着当地妇女提供的一些零零碎碎的绣样,王欣发现虽然图案稚嫩朴拙,但却充溢着一种原始美感。她心中泛起无法言说的情绪,带着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感,和研究生们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

  他们挨家挨户走访,研究生胡蝶的笔记里印证着他们探访的足迹:六十岁的王婆婆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屋子里拿出了泛黄的刺绣作品,介绍自己年轻时想去北京看看,凭着想象绣制了心底的“北京城”;张家大婶白天在田里做农活,晚上点一盏油灯琢磨着花样子,期盼下雨天不干活时能好好绣一副富贵牡丹……

  老绣片里洋溢着的澎湃生命力,触动和启蒙了团队成员们,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庞大的想法——采集四散在老一辈家中的绣样残片,通过数字化修复等技术手段,进行“在地性”文化的寻根和挖掘,为这些富含本地元素的绣样设计建立素材库。

  这样的庞大的工程,他们一做就是四年。

  “收集绣片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工程量非常大。”王欣说。前几天,她刚带着一批绣娘前去河南的信阳学院交流,参观了当地的民俗博物馆,筹备在大悟金岭新建一个民俗文化交流中心。

  王欣说:“扶贫更要扶智,当地需要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力,就算以后我们不在了,他们还能自造养分。” 从2018年起,王欣的“汉绣+实验室正式开始输出设计方案,团队提供设计图案,绣娘们照着绣,但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

  一次回访中,王欣发现绣娘们正在绣制的牡丹花已经“严重变形“,原来打印时限于纸张大小,原有的设计图变形拉伸。还有绣娘对色彩敏感度低,“标着浅绿色,取丝线用成了墨绿色”。

  “不仅要完善运行机制,更要培养绣娘的审美能力。”王欣团队利用节假日,查找资料,编辑整理了一套198个课时的汉绣教程,从赏析优秀汉绣艺术品起步,到讲解汉绣工具使用,再到学习花草、人物、动物等各种图案的绣制,最后还一对一指导绣娘们完成一副中大型汉绣艺术品,由浅入深,让绣娘们惊奇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了设计支撑,丝巾、胸针、香包、旗袍……30余款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相继上市。全县300多名全职绣娘,日常聚在一起学习汉绣,依托政府和爱心企业的订单,每名绣娘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有的月收入约4000元,间接减少了400余名留守儿童。

  从汉绣中尝到甜头的绣娘们,不仅学起手艺入迷,还开始推广汉绣。刘霞平时穿着自己绣制的旗袍一边在绣房做工,一边学着拿起自拍杆直播汉绣。她说:“汉绣做出来的东西太美了,几天不做,做梦都在绣花,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到它。”每当王欣团队展示一组再创作的设计作品时,她都要和姐妹细细揣摩,反复练习,希望在镜头前呈现最美的样子。

  汉绣的春风同样吹进了大学校园。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汉绣文化,引导身边同学踏上“汉绣设计赋能“的公益道路,王欣团队在学校申请创办了汉绣学会,教授汉绣针法,目前已有200余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员加入。

  如今,王欣和学生们依然在为数字化修复、提供新设计品而努力。

(编辑:丁喆)
关键词:湖北工业大学